【日本WH】01 — 出發
香港到日本WH申請一年兩次,6月與10月各一次。
以我第一期為例,4月開始申請,6月知道結果,出發期是你拿到簽證後3個月內。於是我計算好辭職與出發的日期,在9月末順利出發了。
出發前如所有人一樣,對於接下來的計劃與新環境充滿不安與無知,在網絡上翻文章翻了個遍,也積極參與一些群組聯絡有經驗的人。最後仍在徬徨不安的激動下,膽粗粗一個人來到了東京。
2023更新:因為武肺影響,今年的申請把前兩年停止的名額釋放出來,變成了4期(震驚),申請人數應該遠不及名額,所以應該很難不會通過的。(日本要瘋狂補充勞動人口呢)
決定目的地
首先先想想自己要前往何處。大阪、東京都是熱門的選擇,比較容易安定下來,但畢竟一個關西一個關東,地理位置文化背景還是有本質上的不同。
我由出發前就知道自己來日的目的只有一個:瘋狂看演唱會、舞台劇。
所以為了方便,我必定是選擇東京作為落腳點的。基本上所有イベント(Event)都會集中在東京(但抽票落選率也是最高的)。
但是
如果以WH過來人來分享經驗的話,我個人絕對推薦大家第一站一定要去滑雪場或者渡假村打工住宿!
請你們一定要去體驗滑雪場打工住宿!
請你們一定要去體驗滑雪場打工住宿!
請你們一定要去體驗滑雪場打工住宿!
首先,出發前可以在網絡上找到仲介先安排好打工處,行李可以直接寄過去。基本上滑雪場打工都是附住宿的,不需要另行找住處,十分方便。至於為甚麼要去滑雪場打工,之後再寫文詳述,但簡單而言,就是WH VISA是最自由的,尤其對於香港人,甚少機會在雪的國度生活,這2、3個月將會成為你人生最不悔、最值得的日子。
帶多少錢才夠呢?
我其實也沒有帶很多錢過去,因為你去到當地會找兼職打工,多少還是能夠補貼你的日常開銷。我是只帶了50萬日圓就過去了,之後都是用打工的薪金抵銷日常開支,一年過後我的初始資金其實也沒有全花光(更不要說期間我看了很多場公演舞台,娛樂性消費還蠻高的。)
如果你的第一站就選擇了滑雪場,那更加恭喜你,在滑雪場基本上你就沒有甚麼東西可以消費,好的打工地點更是包吃包住,還有錢拿。2、3個月後可能你都沒有用過自己的錢,還能拿走一小筆資金呢。
落腳點
假設你像我一樣還是選擇了一個城市安定下來,那究竟要住哪兒呢?
我還沒有出發前就對此迷惘了很久,對當地的地理也不甚了解,也不知道住在哪裡才算方便。
我個人會以東京分為西邊與東邊來劃分,這樣比較容易理解。
可以用個人的活動(甚至是工作地點)範圍來估計哪一邊會方便自己。
東京西面:新宿、涉谷、池袋、吉祥寺(其實那邊已經很遠了)
東京東面:淺草、上野、日暮里、秋葉原那一帶
至於其他地區等你們來了自然就會有認識了。出發前先以旅遊熱點來作分類大致有個認識就足夠了。
住宿
有人喜歡一到埗就租房子,但日本租屋真的極度麻煩,先不說一大筆初期費用,光說沒有親自看過房子就租下的話著實讓人很不安,畢竟如果你入住後不喜歡要再搬家的話更加麻煩。所以我當時選擇了流動性極高的Share House。還有一點是,藉由SH擴闊一下社交圈子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尤其你人生路不熟,不認識一下新朋友怎麼能還遊四海呢?
有些SH會附送家電傢俱,輕鬆入住沒有難度。至於有甚麼選擇、推薦的網站,下回分解。但初到埗一定是選擇最方便的房子,一包入住,簽約自由,更重要的是,節省金錢呢!
大致上先簡介這些,有補充之後再修改。
慢慢會增添以上內容,希望不會寫得太長太囉嗦。我會儘量控制自己的。
文章列表:
【日本WH】00 — 序章
【日本WH】01 — 出發
【日本WH】02 — 住宿篇之Share House
後記:2019年,發生了很多事情。對於香港人來說,這是無法忘卻的一年。也將深深烙印在這一代香港人的魂魄裡。我踏上了人生轉變的道路,來到了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。
當時只是想著遊歷一段日子,沒有想過要如何長久地在外定居,畢竟家在哪裡,心就該繫在哪裡。在年齡限制的最後期限,我很慶幸自己出發了。
回想當年19年WH第二期的人,我若再遲了一步就無法順利踏出舒適圈了。
有朋友申請了第二期,但礙於武肺,一直拖到了今天(2022)還是無法踏出第一步,怕是之後也選擇不來吧,畢竟2年時間改變的不止是環境而已。